考研初试成绩揭晓,还有一大波注意事项在等你
一、成功进入复试,那么你需要……
从分数线公布到正式复试,间隔时间很短,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月,考生需要及时进入应试状态。一般来说,复试分数占最后总成绩的30%-50%,有些学校的复试更有“一票否决权”。所以,即使在初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也不能对复试掉以轻心。对于分数不高的考生来说,复试更是提升最后排名、扭转乾坤的大好机会。
搜集信息,沉着应战
不同学校、不同学院的面试形式、流程会有所不同,所以,参加复试之前,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信息,这样才能灵活应对。复试前,考生可以:① 多向报考学校的招生办咨询,时刻关注目标院校的网站信息;② 多向本学院的上届师兄、师姐打听信息,包括考试的大致范围、考试方式和流程、应试方法和技巧等;③ 也可以多关注报考学校的学生论坛,发帖咨询。
2. 回顾基础,主攻热点
复试一般分为专业笔试和面试两关,有的学校还包括外语水平测试。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点全看一遍是不大可能的,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,基础知识肯定是要重点关注的。可以在以前复习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回顾一遍专业知识,可以把指定的参考书目和相应的历年真题重点突破,同时了解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,查找专业期刊和网络数据库资源,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近期的研究热点,更可以对应地了解报考学校老师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,对有争鸣的学术话题尤其要重点关注。此外,关注现实,建立起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,提升专业敏感性。
3. 注意细节,自信应对
面试考查的是综合素质,考核的内容包括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知识、思维和表达能力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和修养。每一项考核内容都对最后的复试成绩有影响,考生应当从小处入手,精于细节。一般来说,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第一、要注意仪表仪态。复试是考生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过程,老师都喜欢待人恭敬、有文化修养的学生。进考场时,先敲门,老师应声后,推门进去。整个面试当中,保持微笑,既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的考场气氛,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。
第二、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。所有的“过来人”都觉得,老师都会很和善,会尽量地引导你说出自己的想法,完全不需要紧张。为了缓解紧张情绪,可以在复试前,自行设计一些问题,让同学当考官,有针对性地做模拟训练。
第三、临场的一些突发情况要处理好。临场应变,最能体现一个考生素质。比如说,专业面试抽到了自己不懂的问题,或者老师追问时提到了一些自己的知识盲点。这个时候不要太紧张,更不能像木头桩子一样一言不发,而应该随机应变,扭转局势。
二、不幸与复试失之交臂,那么你需要……
认清自己,再做决定
“研”路漫漫,无论是来年再战,还是重整旗鼓找工作,都需要一定的勇气。现在的你,要理清自身现状,到底适合不适合,有没有那个决心。
首先,是否成绩真的达不到心仪院校分数线,如果达不到,能否甘愿接受调剂?如果只是认定一个学校,其他决不愿将就,那再来一年的决心你则是有了。其次,如果想明年“再战”等到成绩出来、调剂进行完再决定也不迟,已经有了学习基础,时间是够的。下学期还有毕业论文的事情要忙碌,待到毕业之际再决定也可。除了自己做决定,还要考虑家庭情况,如果一意决定二战,那么要与父母沟通好。
三、决定走调剂之路,那么你需要……
既然选择了调剂,就要冷静下来正视它,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,只不过是在你第一步选择失败后的补救和修正。那么接下来就是为调剂做好各项准备:
申请原来所报院校、专业的破格录取
破格录取一般在公布了初试通过名单前后不久,针对的是总分足够高,专业课分数较高,只是公共课略差几分(一般在5分内)的同学。如果达到标准,请准备好:不少于一名导师的破格推荐;报考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的签字批准。申请破格成功,即等同于通过了初试,可以参加复试了。
申请调剂的两个最优选择
即报考学校的校内调剂和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专业调剂。所以,提醒考生别忘记与报考院校和母校保持联系,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。
校外调剂也是一种选择
如果破格、校内调剂失败,那么还可以选择校外调剂。但请记住一个原则:别挑肥拣瘦,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,鱼和熊掌不能兼得。
① 主动出击,搜集可能接受你的院校,填写该校的“调剂申请表”。填写表格要坚持“学术为主,社会活动为辅”,力求让你的调剂申请资本更厚重。同时尽可能快地寄出申请表,有些学校是按照《调剂申请》的送达时间来进行筛选的。
② 多打电话给想要调剂院校的招生办,了解真实信息。
③ 可同时多申请几个调剂院校,给自己增加机会。
④ 一旦获得了申请调剂院校的准许,要主动电话联系调剂院校导师,表达自己的优势和想要深造的愿望,并同时与研招办联系,询问下一步的流程。
⑤ 接下来细心准备调剂复试,如果在此过程中你不想去这个学校了,或者有更心仪的学校给你复试机会,可以让原调剂学校不要调档录取。
(文章根据相关网站、人民日报微博内容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)